35歲中國電競“活化石”再獲世界冠軍

  AG真人官方入口

35歲中國電競“活化石”再獲世界冠軍(圖1)

  近日,在沙特電競世界杯《街頭霸王6》項目中,中國選手曾卓君作為獨苗國手,從8強戰(zhàn)開始一路擊敗3名日本選手,拿下冠軍。曾卓君是中國電競的“活化石”,從2001年便開始參加“街霸”游戲比賽,20多年的職業(yè)生涯里,他拿下無數(shù)榮耀,這是他第一次在領獎臺上淚流滿面。

  在這個電競界的“小眾”項目里,國內(nèi)選手往往很難以此為職業(yè),甚至連教練都難覓,曾卓君仍打算一直堅持下去。業(yè)內(nèi)人士忠告,電競對天賦和努力的要求都極高,絕大多數(shù)人并不適合走電競這條路。

  曾卓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這屆賽事可謂云集了世界上所有“街霸”游戲的頂級選手?!耙环矫媸歉哌_100萬美元的總獎金(冠軍獎勵30萬美元),另一方面是由于這個賽事沒有地區(qū)保護,每個國家不限參賽人數(shù)。選手要獲得參賽資格需要從預選賽開始競爭,有的地區(qū)甚至出現(xiàn)6000多人爭搶2個名額的激烈局面。最終,格斗游戲起源地——日本的選手得到最多名額,有10多人參加正賽,而一些本來具有奪冠實力的選手,早早就被淘汰了?!痹烤f。

  中國選手總共拿到32強中的7個名額,不過,只有2人進入16強,而到8強時,中國選手僅剩曾卓君1人。8強的另外7人中,除了1人來自中東,剩余6人全是日本選手。最終,曾卓君連續(xù)擊敗3名日本選手,時隔8年再次奪得《街頭霸王》大賽冠軍。

  “這么久以來,我一次又一次期待冠軍,又一次次與冠軍失之交臂,還受到了一些批評。這一次比賽獎金很高,幾乎吸引了所有的高手,這種情況下真的不敢想象自己會贏。這個項目和其他項目不大一樣,32名正賽選手中有20多人都有奪冠實力。”賽后,曾卓君在朋友圈發(fā)文,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奪冠后淚崩。

  公開資料顯示,《街頭霸王》百萬美元級獎金的賽事僅有3個,分別是《街頭霸王》廠商卡普空舉辦的“卡普空杯”(存在地區(qū)保護),去年由沙特舉辦的“GAMER8邀請賽(沙特電競世界杯前身)”,以及本屆“沙特電競世界杯”。

  1989年,曾卓君出生在廣州,在他5歲的時候,跟著父親學會了下象棋和打乒乓球,兩個項目都拿到過學校比賽的冠軍。6歲時他在父親的陪同下接觸到游戲機廳的格斗游戲,他憑借出色的能力很快就在格斗游戲中嶄露頭角。2001年,僅有12歲的曾卓君在廣州首屆KOF2000比賽上獲得冠軍;2007年,曾卓君在日本《斗劇》KOF98世界總決賽上獲得冠軍……在20多年的職業(yè)生涯里,曾卓君獲得了眾多榮譽。今年7月,他剛剛在美國EVO2024拿下另一款格斗游戲《拳皇15》項目冠軍。

  曾卓君說:“格斗游戲還是比較冷門的,它不像現(xiàn)在流行的團隊游戲,打多了總有厲害的隊伍能帶你贏幾盤,格斗游戲就是一對一,輸了挫敗感會比較強,只能在失敗中去找根源。對于大部分人來說,這個游戲其實挺難堅持的。但對于我來說,我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,能比別人多堅持一下。這么多年來,我就是這樣走過來了。”

  隨著年齡逐漸增大,曾卓君表示確實感受到了“歲月不饒人”,“小時候我什么都能記得住,現(xiàn)在就不行了,參賽前我約人晚上訓練,下午想到了一個招,我就要趕緊把它記在本子上。有時我和太太看電影、吃飯時來了靈感也會馬上寫下來,就怕下一秒又忘了”。曾卓君坦言,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靠天賦吃飯的玩家,非常自信,不屑于去記筆記,那時候哪怕出現(xiàn)一些疏漏,還可以憑借其他方面贏,但是現(xiàn)在不行了,贏的機會也沒有那么多了,所以自己更加注重每一個細節(jié)。

  目前,曾卓君既是職業(yè)選手也是主播,雖然同樣都是電競,但這兩者間的平衡并不好做,“直播內(nèi)容還是公開的,會有人專門搜集這一塊內(nèi)容,如果我在直播中暴露太多東西的話,對手會針對我去練習,這樣在比賽中相遇能贏的概率就小了。所以針對比賽的訓練,我都是放到直播后才做”。

  “像一些團隊電競項目,選手退役后還可以當教練,養(yǎng)家糊口是沒問題的。而作為格斗游戲,國內(nèi)是沒有教練需求的,像我平時訓練都靠自己,也沒有團隊來幫忙。所以說我還沒有考慮過退役?!痹烤f。

  談到未來一段時間的打算,曾卓君表示,最近會先以直播為主,9月份準備去法國打比賽,“高頻率的出國奔波、倒時差肯定會累的,但是沒有辦法,想拿名次就要自己調(diào)整,克服這些困難”。

  “出國打比賽對于國內(nèi)選手來說很困難,大部分頂級比賽都在美國或者日本進行,且許多比賽都是自費去的,如果拿了獎金還能接受,沒發(fā)揮好就是要虧本了,這也導致國內(nèi)許多選手沒能走出去?!痹烤硎荆督诸^霸王》項目中,國內(nèi)能靠獎金承擔日常開銷的選手,一只手就能數(shù)過來。

  2021年EDG冠軍教頭楊濟松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電子競技是一項對天賦和后天努力要求都極高的運動,很多人沉迷于游戲,拿游戲來虛度光陰,那是沒有真正理解電子競技。游戲追求的是快樂,電競追求的是榮耀”。

  曾因“電競勸退”走紅的侯旭曾表示,“普通人能走上電競職業(yè)舞臺的概率幾乎為零,2021年我們這里來過100名自認為電競天賦很高的孩子,最后只有1人經(jīng)評估確實天賦異稟,后來他試訓了3家職業(yè)俱樂部,連二隊都打不進去,最終只能回去上學。對于絕大部分孩子來說,好好學習,將來考個好大學,找個好工作是最好的選擇”。

  記者了解到,由于訓練艱苦還伴隨著作息不規(guī)律,年輕電競選手們經(jīng)常會患上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腱鞘炎、肌肉勞損、脊椎問題等職業(yè)病,因此近年來市面上還出現(xiàn)了不少電競選手康復中心。并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報,即使進入了職業(yè)二隊,最終能登上職業(yè)舞臺的僅有十分之一,這十分之一中能打出名氣的,更是少之又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