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哈世乒賽落幕!誕生4個贏家、4個輸家孫穎莎、王曼昱位列其中

  AG真人硝煙散盡,國乒以4金1銀2銅收官,延續(xù)了世乒賽單項賽事的統(tǒng)治力。但在這場新老碰撞的舞臺上,有人加冕為王,也有人黯然退場。我們聚焦四大贏家與四大失意者,剖析榮耀背后的博弈與隱憂。

多哈世乒賽落幕!誕生4個贏家、4個輸家孫穎莎、王曼昱位列其中(圖1)

  從四強戰(zhàn)橫掃朝鮮選手邊松景,到?jīng)Q賽鏖戰(zhàn)7局險勝王曼昱,孫穎莎的衛(wèi)冕之路堪稱史詩級。面對伊藤美誠的搏殺、申裕斌的韌性,她以“小魔王”的冷靜與變化破解困局,僅丟3局晉級決賽。

  決賽中,她第六局在10-9領先被追至10-10的絕境被追平,決勝局逆轉奪冠。這是她繼2023年德班后第二次世乒賽女單奪冠,也是國乒女單連續(xù)16屆世乒賽奪冠的里程碑。

  從“雙打之王”到“單打突破”,王楚欽完成職業(yè)生涯蛻變。男單決賽4-1復仇雨果,首次捧起圣勃萊德杯;混雙與孫穎莎三連冠,成就歷史第一人。面對莫雷加德、林昀儒等強敵,他以正手殺傷力與關鍵分把控力打破質疑,更在男單半?yún)^(qū)失利,男雙丟冠后扛住壓力,成為國乒男隊新領軍人。

多哈世乒賽落幕!誕生4個贏家、4個輸家孫穎莎、王曼昱位列其中(圖2)

  女單決賽雖負于孫穎莎,但王曼昱的“鐵血”表現(xiàn)足以封神:零封張本美和、橫掃陳幸同,女雙決賽3-0擊敗跨國組合,世乒賽女雙再次登頂。面對韓國組合林鐘勛/申裕斌的絕地反擊,她以11-6、11-6、11-5橫掃雖與冠軍擦肩,但雙冠王成色十足。

  30歲的伊藤美誠東京以后,一直低迷。本屆世乒賽女單1/4決賽4-1戰(zhàn)勝王藝迪,半決賽輸給孫穎莎,終獲世乒賽銅牌,成為日本隊首位大滿貫銅牌得主。技術改良后的反手擰拉與發(fā)球變化,讓她在巴黎奧運后仍具威脅。

  連續(xù)兩屆世乒賽1/4決賽負于日本選手(上屆負早田希娜,本屆負伊藤美誠),王藝迪的“外戰(zhàn)夢魘”仍未破解。盡管單打世界排名第4,但關鍵分處理粗糙、戰(zhàn)術單一的問題暴露無遺。若無法突破心理關,恐將失去洛杉磯奧運參賽資格。

多哈世乒賽落幕!誕生4個贏家、4個輸家孫穎莎、王曼昱位列其中(圖3)

  16歲的“天才少女”在女單1/4決賽0-4慘敗王曼昱,女雙銅牌成唯一安慰。技術層面,她的前三板質量與相持能力被全面壓制;心理層面,暫停調(diào)整失效、關鍵分手軟,暴露出與年齡不符的稚嫩。日本隊“天才養(yǎng)成計劃”或需重新審視。

  女單1/4決賽遭陳幸同橫掃,早田希娜從“阻擊國乒英雄”淪為平庸。上屆世乒賽擊敗王藝迪的驚艷,被本屆的疲軟表現(xiàn)沖淡。技術上,反手生膠的旋轉變化被國乒適應;心態(tài)上,缺乏孤注一擲的魄力,日本隊內(nèi)競爭加劇其危機。

多哈世乒賽落幕!誕生4個贏家、4個輸家孫穎莎、王曼昱位列其中(圖4)

  女單第二輪爆冷負于克羅地亞選手拉科瓦奇,平野美宇創(chuàng)世乒賽最差戰(zhàn)績。曾經(jīng)的世界冠軍,如今連外協(xié)中堅都難敵,技術老化與傷病困擾下,日本隊或將其邊緣化。

  多哈世乒賽的硝煙,既是榮耀的見證,也是變革的號角。孫穎莎、王楚欽的加冕,彰顯國乒底蘊;而王藝迪、林高遠林詩棟失利,則敲響警鐘。

  洛杉磯奧運周期的博弈,注定更加殘酷。唯有刀刃向內(nèi)、破舊立新,方能續(xù)寫傳奇。